top of page
搜尋
作家相片小草

卡尔.巴特的意义:对福音事业没有积极贡献(钟马田, 小草译)

已更新:2021年11月9日

作者:钟马田(Martyn Lloyd-Jones ) 译者:小草


卡尔.巴特博士(Dr. Karl Barth,1886 - 1968)在82岁去世,这是一个需要评论的事件。作为一个人,只有一个形容词适用于他,那就是 "大的",有关他的每件事都是大的。


他显然拥有一流的智力。没有什么能解释他对各种神学观点的尖锐批评和他自己的大量的《教会教义学》。认识他的人说他是一个 "大人物"。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反对希特勒和纳粹主义的英勇立场,这在《巴门宣言》(Barmen Declarations )里表现出来,这导致他被驱逐出德国。


毫无疑问,他作为本世纪的神学巨人,在所有其他人中脱颖而出。没有人的名字比巴特更多地被新教界和罗马天主教界所引用。


他在20年代初首次为人所知,1927年随着他的一本书的译本在国内出版,书名是《神的话语与人的话语》( The Word of God and the Word of Man)。几年后,他的《罗马书注释》第二版的英译本也随之出版。其他作品也接踵而至,如《信条》(Credo),然后是他的好几卷的有关教义的巨著。


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从福音派的角度来看,这一切意味着什么?答案相当简单: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起初,许多有改革宗信仰的福音派人士认为巴特是一个伟大的新盟友。他对自由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攻击是毁灭性的,而且他似乎在重申旧的加尔文主义立场。但可惜的是,这只是一个表面问题。


首先,他接受了对圣经的激进的批判,特别是对旧约。他对启示的看法显然不是改教家的看法。他否认命题式的启示,并且在基督教信仰的根基事实的历史性方面,他的观点是把历史奇怪地划分为“神圣的” 和 "世俗的"。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 ”,当这一判断标准被应用于巴特和他的作品时,很明显,从福音派的角度来看,结果是完全负面的。


虽然他的著作和影响已经存在了50年,但他并没有给教会带来复兴。这并不奇怪,因为他的方法,尽管他否认,本质上是哲学性的。他的风格是晦涩难懂的,虽然有一段时间他培养了一批知识分子传道人,他们总是在传关于'道',但很快就发现他们不是在传道本身。


到目前为止,他在欧洲大陆的影响力已经被更激进的思想家所掩没了。


巴特在英国从来没有什么影响力,他的整个方式与英国人的思维类型格格不入。在苏格兰,他有更多的追随者,并成功地将一些在福音派圈子里突出的年轻人变成了巴特主义者。


他目前最热衷的学生似乎是罗马天主教神学家,特别是那些越来越多地接受对圣经的高等批判观点的自由派的神学家,同时他们又急于将天特理事会(Council of Trent)的声明往新教方向做出解释。


他最大的成就很可能是在修正的(但不是真正的改革的)罗马天主教和变质的新教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个变质的新教往往不知道自己在相信什么。


作为对旧现代主义的负面批评者,他是出色的,但由于他试图歪曲经文和经文的信息以适应他的哲学体系,他未能在保罗的意义上 "为基督的缘故算是愚拙的",也没有 "向基督存纯一清洁的心",他对福音事业的积极贡献实际上是没有的。正因为如此,他的名字不应该与路德和加尔文的名字放在一起。在神学的鸽子窝里引起震动,甚至是一阵激动,与被神使用而引起改革和重新觉醒,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何等的大!


原文发表在英国伦敦的都市会幕教会(metropolitan tabernacle)网站上,都市会幕教会在1854年 - 1892年是由司布真担任牧师。原文截图如下:




277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大能大力是何等浩大(钟马田)

作者:钟马田 经文: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

新约福音书纵览(史普罗)

作者:史普罗(R C Sproul) 编注:此文是选录自史普罗(R C Sproul)牧师的《从尘土到荣耀》的福音书部分,和《耶稣所作的事》这两个神学讲座系列的文字稿,作为新约福音书纵览学习资料。 1。 施洗约翰 耶稣说:〝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十字架与自我:舍己与背十架意味着什么?(宾克)

作者:宾克(A W Pink) 经文: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 在探讨这节的主题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这句话中的一些词。「若有人」:指所有想与耶稣的门徒同行,并且想聚集在他旗帜下的人们而言的。「若有人要」:是...

Comments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