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 作家相片小草

黄维仁“爱情心理学”兜售的是什么货?(张逸萍,崔以撒按)

作者:张逸萍


崔以撒按基于无神论基础的心理学,经过“属灵语言”的包装现今已堂而皇之渗入教会。因为心理学高抬人的自省能力,寻求精神释放,显然它比神的真理更迎合罪人的心理。实际,心理学是融合了各种宗教,包括巫术和新纪元的邪灵学说。可是它经过像黄维仁这类“基督徒心理学家”的包装后,极具欺骗性。很多根基薄弱的教会对此根本没有分辨力,以至使心理学的教训在教会登堂入室,并冠冕堂皇地登上讲台。黄维仁就是这样通过他的代理人非常成功地在中国教会推销他的心里学的。


我发现,凡推崇心理学“基督徒”在解释圣经时都会不自觉应用“实用主义”的逻辑,比如将圣经教导的“爱人如己”,演绎为:“必须先懂得爱自己,才知道怎样去爱人。”乍看似乎非常有道理。可这最初源无神论心理学家弗罗姆(Eric Fromm)的见解,并非圣经神学。这种解释是对圣经真理的极大歪曲,必将使人更加趋向利己主义,反而根本不会舍己爱人。所以,我们可以看见,凡心理学泛滥的教会,都会不自觉摒弃十字架,忽略罪恶,从而最终彻底失去它应有的荣耀见证地位!

 

正文:


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很多婚姻家庭组织的讲员、有「爱情博士」之称的黄维仁博士,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参加他的训练班《亲密之旅》,或至少听闻。虽然这不是一个基于圣经的课程,是纯粹心理学理论,但因黄维仁博士自称是一个基督徒,所以中国教会也大力支持推荐,反正今天教会是接纳心理学的。

这个课程的核心,就是黄维仁博士所讲的「爱情心理学」。那么,中国基督徒应该思想这个理论是否合圣经、是否值得接纳。


「爱情心理学」到底是讲什么的呢?有什么不合圣经之处?


(一)「人人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应用在爱情上


黄维仁博士说:「深度心理学认为,人在恋爱之时,心理上『退化』(Regress)回三岁之前的状态,因为恋人之间的互动与婴儿和慈父或慈母间的关系极为相似。」[1] 所以「在婚姻中,表面上我们是在与自己的配偶相处,其实是不断重新经历自己过去与父母的关系。婚姻关系,可以说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与父母互动模式的重现。」[2]


为什么婚姻关系是重复人和父母的关系呢?


黄维仁博士解释说:「每个人的长成过程或多或少都受了一些心理创伤。有的父母只会批评,不懂鼓励……危害心理的健全发展。」[3] 爱情「可以满足我们心底深处的需要、医治过去留下的心灵创伤……我们潜意识中要求配偶成为自己从未有过的『完美的好父母』……心理上退化为婴儿状态……婚姻之中的两个『大婴孩』……千方百计地『讨债』,要对方负责再次使自己快乐起来。」[4]


也许我们可以更简单地概括黄维仁博士的「爱情心理学」,就是:我们从小受到父母伤害,所以预期婚姻关系有治疗弥补作用,但事与愿违,于是产生更多磨擦。


这不过是把今天在教会内外流行的「人人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应用在婚姻爱情上。

但是,这理论和圣经原则是相反的。根据圣经,人人都是罪人,总会互相伤害,所以我们不应该只「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太七3),反应该「忘记背后,努力面前」(腓三13),因为最终我们都各自在神面前交帐(罗十四12)。


本网站上已经有文章谈及这理论不合圣经之处,请见:

「你活在家庭伤害的阴影中吗?」或

《心理学偏离真道》 第九章「原生家庭探讨论:你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吗?」


 此外,如果我们使用普通常理去想一想,家庭对我们怎么只有伤害,没有良好的影响?黄维仁博士似乎觉得我们所经历到的都是伤害,或者只有伤害才能影响人!


此外,人所受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学校、社会、教会,朋友……都可能有影响。近来对大脑的新研究,发现大脑、基因、激素,对人的行为有更大的影响。所以把所有问题推到父母伤害身上,是粗浅幼稚。请再看上边两篇文章。


(二)从逻辑常理角度考虑


让我们再问,小时的心理创伤为什么影响今天呢?


黄维仁博士引用佛洛伊德心理学的名词「移情」(transference),或一个比较通俗的讲法:「心理按钮」(emotional button),为解释,他说:「爱情与婚姻关系,比人间任何关系都更易引发这些潜存的『心理按钮』。配偶一个无意识的举动、或一句无心的言语,都足以使我们回到过去的情绪状态之中,那些痛苦的经验,仿佛又要重现了,……这就是心理学界所称的『移情』现象。」他举了一个例:「配偶无意间说了一句∶『你真没用』,就可能使我们暴跳如雷、小题大做。顿时,我们似乎在配偶身上,又看到了父母严酷指责的影子;在情绪上,似乎又重新经历了童年被父母苛责讥讽的痛苦。」[5]


有时,黄维仁博士也会提到一个叫做「强迫性重复」(Repetition Compulsion)的心理现象,例如「有些男士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但却深深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永不满足的女性。后来发现,他们都有好强,好掌控,标准极高的母亲。从小不管他们多努力要做好,却总达不到母亲的标准,无法取悦母亲,讨她欢心,从她身上得到温馨的母爱。难怪他们成长后,容易被这些身具母亲心理特征的女性所吸引。」[6]


现在让我们从逻辑角度考虑黄博士的教导:每一个个案,除了从「原生家庭伤害」来解释之外,应该还有其他解释办法。试想:


1、讨债——黄维仁博士说,我们都因受了父母伤害,所以要求配偶对自己好、为自己疗伤。

这一点很容易看得穿,因为人人都有自我中心的罪性,所以要求别人,忘记要求自己,把父母扯来鞭尸,是不公平的。相信基督徒与否,都会同意这一点。


2、移情——黄维仁博士的例子:配偶无意间说了一句∶『你真没用』,于是这人就想起童年被父母严酷指责,重新经历了讥讽的痛苦,于是暴跳如雷。


我们可以这样推理:任何人都曾经多于一次被人指责「没用」,不是吗?为什么只有父母讲的话才伤他的心呢?当配偶说了一句「没用」,他可能想起之前一天被老板痛骂,警告要炒鱿鱼的情景,他本来就心烦,所以配偶的话火上加油。若真有「移情」,也需要知道移那一段情?


3、强迫性重复——黄维仁博士在上边的例子:有些男士对温柔体贴的淑女毫不『来电』,但却深深迷上冷艳高傲,没好脸色,老是挑剔的女性,因为这些男士的母亲个性都甚强,所以他们选择和母亲一样的女性。


我想,除了使用「强迫性重复」解释之外,大有可能有其他合理解释,例如:这位男士可能只喜欢漂亮的女人,但因自己的条件,老是追不到手,其余那些没有那么漂亮的,再温柔体贴,他也不感兴趣。


4、强迫性重复可两面应用——还有一点,令我更混淆,黄维仁博士有一次说:「母亲过份好强、什么事都要管的男士,常被看起来楚楚可怜、温柔顺服的女性所吸引。」但是那些「心理受伤较严重的人,常会被带著类似自己父母负性人格特征的对象所吸引。」[7] 换言之,男人若喜欢冰冷的女人,是他妈妈的错;若喜欢温柔的女人,也是他妈妈的错。这样的理论永远不会错,反正无论如何,都是父母之过。


以后当我们听到心理学理论时,请大家不要丢弃逻辑推理能力。 


(三)已经落伍的佛洛伊德派心理学


黄维仁博士常称自己的心理学是「深度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就是建筑在无意识上的心理学,其中的「移情、心理按钮、强迫性重复」观念,也得倚赖无意识而成立,可是「「潜意识、无意识」并非实有,且和新纪元挂钩 」


任何稍懂心理学的人都能知道,这些通通都是典型的佛洛伊德派理论。1993 年的《时代杂志》(TIME)的封面写著:「佛洛伊德是否已经死去?」接著之后,有一批文章出现,都表示他的理论已经落伍,被推翻了。今天甚至「佛洛伊德已死」的文章也都死了。


这派所滋生的「不健全家庭伤害」,也就是黄维仁「爱情心理学」的基础,也被推翻了,请见:「异口同声:「不健全家庭伤害」已经落伍」。


再者,黄维仁博士的理论不但是基于佛洛伊德派理论,也加插了容格(Carl Jung)派的理论。例如他谈到「每个人都身具『显性』与『隐性』(或称『影子』)人格。」[8] 请不要忘记,容格是一个交鬼的人,请见「交鬼的容格」,不知道他的理论有多少是直接或间接来自邪灵?基督徒必须谨慎!


(四)新纪元思想


最后,最可怕的是:「人人都是不健全家庭的受害人」其实也是新纪元思想。虽然这不是新纪元思想的中心,是次要的,但是,今天的心理学愈来愈新纪元化,而新纪元也喜欢流行心理学,所以两者界线难分。


「你活在家庭伤害的阴影中吗?」已经稍微解释,若要深一步更更多认识,请见:「《邪魔登讲台》例子:不健全家庭伤害」(务请必读),然后再请读 《邪魔登讲台》。


如果同一个理论,被基督徒心理学家宣扬,又是邪灵所教导的,弟兄姐妹们,你不关心吗?


结论


最后黄维仁博士讲到,我们怎样把自己从这些可怕的束缚中释放出来,他说:「当我们用现在更大、更远、更成熟的眼光去检视昔日的伤痛,那些破坏的魔力才能消失、减少。多年前一个小孩所无法承受的苦痛,经过这些年来的学习及智慧的长进后,再重新面对,会比较有能力解决当时的困难。……过去深沉的创伤,需要借著专业辅导帮助你走出伤痛。」(所谓「专业辅导」,即职业、收费的心理治疗员。)


我认为:既然「爱情心理学」理论不合圣经,又有其他问题,基督徒应该回到圣经去,以圣经原则重整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必能更有效地面对问题。

 

[1]黄维仁,《活在爱中的秘诀》(http://www.cclw.net/coach/hzazdmj/),连载四。

[2]「黄维仁博士—残存心理情结是婚姻的暗流,如何医治过」,摘自美国黄维仁博士《亲密之旅》(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5635056/ )

[3]黄维仁,「婚姻的解析与重建」,《使者》,9-10/96,页54。

[4]黄维仁,「婚姻的解析与重建(2)」,《使者》,11-12/96,页52-54。

[5]「黄维仁博士—残存心理情结是婚姻的暗流,如何医治过」。

[6]黄维仁,《活在爱中的秘诀》,连载三。

[7]黄维仁,「婚姻的解析与重建(2)」,页52。

[8]黄维仁,《活在爱中的秘诀》,连载二。

[9]「黄维仁博士—残存心理情结是婚姻的暗流,如何医治过」。

 

摘自:中国基督徒需要批判心理学网站

原文链接:http://www.chinesechristiandiscernment.net/pop_psychology/S_love_psych.htm

 

转载注:原文标题为《基督徒看黄维仁「爱情心理学」》转发时,未经作者张逸萍老师授权;若侵权,将即刻予以删除。

226 次查看0 則留言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大能大力是何等浩大(钟马田)

作者:钟马田 经文: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教会是他的身体,是那充满万有者所充满的。(弗1:19-23) 基督徒的得救是神在我们里面能力的彰显。我越来越深信:我们当中有

新约福音书纵览(史普罗)

作者:史普罗(R C Sproul) 编注:此文是选录自史普罗(R C Sproul)牧师的《从尘土到荣耀》的福音书部分,和《耶稣所作的事》这两个神学讲座系列的文字稿,作为新约福音书纵览学习资料。 1。 施洗约翰 耶稣说:〝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直到约翰才结束,而且包含约翰在内〞。论到施洗约翰,耶稣也曾这样说过:〝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

十字架与自我:舍己与背十架意味着什么?(宾克)

作者:宾克(A W Pink) 经文: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 在探讨这节的主题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这句话中的一些词。「若有人」:指所有想与耶稣的门徒同行,并且想聚集在他旗帜下的人们而言的。「若有人要」:是一个份量很重的希腊词,它不仅指愿望,而且也指满有决心去达到目标。「跟从我」:如同一个仆人服从他的主人、一个学生服从他的老师、一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