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草
上千年来,中国深受佛教的影响,中国人不缺少对人生的苦感。佛教着眼于人生所经历的生老病死之现象,从中得出,人生如苦海,一切皆苦,众生皆苦。从人生的经历和现象看,人生确实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苦难,比如,生离死别,饥寒贫困,疾病疼痛。每个人的一生注定都要经历和遭遇种种的痛苦。
在基督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对上帝的律法是无知的,以致普遍地缺少罪感。特别是,中国的面子文化,让中国人更是难以承认行为上的过犯,中国人的死要面子,就是不认错,是相当的普遍。但是,要中国人认同人生是苦,则不难,甚至于巴不得常有有机会诉苦,或到处找人听自己诉苦,或相互吐苦水,甚至有时搞得好像谁的苦越大,谁就越出色的样子,因为苦吃得比别人多嘛,能耐得住这么多苦,说明有能耐。但要是让中国人来比谁的罪大,这几乎就是行不通的,因为罪感的缺乏,加之有悖于中国的面子文化,有过错也是尽量想遮着掩着不让人知晓,哪里会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的罪过?
或许因为中国人对罪感的缺乏,以致对中国人传基督教时,被普遍采用的一个方式,就是歪曲基督教,把基督教也说成是为了解决人生各种的苦难,所以,常可听到和看到这样的说法:信基督教可以解决婚姻问题,病得医治,找到好工作,人生平安,事业成功,人会变年青漂亮,生意兴隆发达,等等等。这些说法,本质上就是针对人生的苦难而言的,这样故然会吸引不少人,但却让很多深受佛教影响的中国人,把上帝当成是另一位救苦救难的佛教菩萨来求拜,以致很多自称为基督徒的,因为觉得自己人生有很多的难处和痛苦,就进到基督教里来,希望求得人生苦难的缓解,而非罪的解决,这样的“基督徒”虽在基督教界里,但怀抱着与佛教徒没有本质区别的离苦得乐的追求,他们对苦敏感,却对罪麻木,犯罪也不在乎,因他们在乎的只是今生的福份和快乐,而不是圣洁敬虔的生活。
以离苦得乐的方式传讲的基督教并非真正的基督教,只想离苦得乐的信徒也并非真基督徒。传讲基督教必须首先传讲上帝的诫命和律法,启蒙和唤醒人的良心和罪感,而不是去迎合人的苦感,在苦感上谈论基督教势必是变味的基督教。
基督教并不是要解决人今生今世的苦难问题,不是要让人在今生就从苦中得解脱,而是要来解决人的罪的问题,是要让人得以从罪中解脱。罪才是苦的根源,不从罪中解脱,就不可能从苦中解脱,要想解脱苦,就得从罪中解脱出来。
佛教的流于表面现象的解脱苦,是不可能达到解脱苦的目的。而基督教的对罪的解脱,首先就把压在人生命上的罪的重担卸了下来,把人引到真理的道上来,不再是活在罪中。实际上,罪的重担才是生命真正的不能承受之重,试想看,人每日每时对神的藐视和冒犯,如此得罪神的罪债就让人担当不起,在全然圣洁的神的面前谁能毫无羞愧,站立得住?相比于罪的重担,人生的那些苦难,比如经济的重担,学业和工作的担子,婚姻的担子,疾病的担子,等等,这些还不至于让人完全担当不起,咬咬牙,很多也就扛过来了。所以,最让人担当不起的并不是人生的苦难,乃是人罪恶的重担。当然,这对于没有罪感的人而言,是很难理解和认同的。
佛教追求离苦得乐,而基督教乃是追求离罪成圣,圣洁是基督徒的标志。佛教本质上就是以苦为核心的宗教,所有的问题就是围着苦而言说。但基督教则是以解决罪为主题,比如,罪如何得赦免,如何脱离罪的辖制,何为圣洁,如何过得胜罪的圣洁生活,如何成圣,这些才是基督教的核心教义之所在。
虽然苦难并非基督教的主题,但基督教并不是无视人生的苦难,基督教的苦难神学正是基督教直面苦难的信仰。基督教也不是没有乐感的信仰,而是在追求成圣的人生里,有有神所赐的满满的喜乐和福份,乃是这世界所不能给予和剥夺的。在基督教里,苦难不是在今世被消灭,乃是靠着神的恩典而被超越,被胜过。苦难不会把基督徒压垮,死亡不会把基督徒的生命吞灭,基督徒乃是经过苦难的熬炼,穿越死亡,进入天堂,在那里,没有罪恶,没有苦难,人彻底、完全、永远地脱离了罪恶和苦。基督徒这样的盼望和仰望并非是出于人虚幻的愿望,乃是有信实的神的应许记在圣经上,也有基督从死里复活的真实事件为据。
唯独靠着对基督的信仰,认罪悔改,专一地来信从和遵从神的教导,罪才能得赦免,才能从罪中被拯救,才能真正解决罪和苦的问题,否则将在罪中灭亡。经上说,“除他(耶稣基督)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徒4:12)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