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圣诗与俗歌岂可琴瑟和鸣?兼评小敏的《迦南诗歌》 (崔以撒)

作家相片: 小草小草

作者:崔以撒


他们要使我的民知道圣俗的分别,又使他们分辨洁净的和不洁净的。”(以西结书44:23)


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是到哪个教会参加聚会或服事,都愿意看看他们使用什么样的诗歌本。因为我发现,借着教会使用的诗歌本,基本可以判断出他们的信仰程度。这基于赞美诗歌首先表达的是一个神学问题,然后才是一个吟唱的问题。赞美诗歌因为是献给神,所以又称为圣诗。最近十几年国内教会吟唱传统圣诗的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赞美之泉》或《迦南诗选》。前者是台湾的,后者是本土的,这两种诗歌是国内教会现今成为最受欢迎以及最广为使用的诗歌。台湾还有《小羊诗歌》、《约书亚敬拜》、《泥土音乐》、《以斯拉敬拜》也很受欢迎,其中《赞美之泉》是它们的代表,分量最重。


一、赞美之泉


《赞美之泉》的创办者是台湾的游智婷,她于1971年出生于台北市富贵人家,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信耶稣,十几岁到美国读书并且移民。游智婷的出身、学历、背景都符合灵恩派成功人士的特点。


1992游智婷在参加一个灵恩派的营会时,自称为上帝所感动,创立一个敬拜赞美乐团来敬拜上帝。1995游智婷在父亲的赞助下,出版了赞美之泉第一张专辑《让赞美飞扬》,大获成功,不久名扬整个基督教界。


这个团队前后有数十人加入创作,万美兰,李信仪,洪启元,刘荣神,林佳欣,郑懋柔,曾祥怡,邓晓云,陈雪明等。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不是属于灵恩背景的信徒;其中来自于台湾灵恩派极端组织的爱修园的刘荣神是《赞美之泉》许多诗歌的曲作者,《全新的你》、《进入你的同在》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赞美之泉的代表作。2008年作为主任牧师的刘荣神因淫乱罪被加拿大灵粮堂革职。曾看到过他妻子的博客,可谓对他可是恨之入骨,骂他是个人渣,但赞美之泉团队对刘荣神的罪恶一言不发。


游智婷有两位对她影响最大的“灵魂导师”:一位是“信耶稣长金牙”梁琼月,另一位就是“信耶稣得钻石”也是来自爱修园的郭美江。这二人师出同门,被台湾基督教界称为捆在一起的粽子,既她们俩若为耶洗别第一,没有人敢称第二。在2000年的时候,游智婷以《赞美之泉》之名,帮助郭美江出版了《活出生命的色彩》、《再唱生命的凯歌》和《彩虹之约医治释放课程》三本书籍,来宣扬“医治释放”的异端学说。


游智婷与北美灵恩大师江秀琴关系也很密切,她的丈夫就是在江秀琴关怀下给介绍的。


游智婷的信仰背景,决定了这个团队创作的歌曲的基本走向。整体来看,《赞美之泉》不过是模仿西方和韩国现代不同于传统价值观的音乐潮流,以至于他们诗词内容浅薄而无深入,对神都缺乏一定的敬畏,常以自我为中心,沉浸于赞美、感恩、离世、上天堂的满足,而没有表达十字架对我们的挑战。有人说他们过多强调神有怜悯、有恩慈、能医治,却总是不敢碰触扎心的认罪部分,仿佛人不用认罪悔改神就会自动因爱降低公义标准。很多‘自我感觉良好’的灵恩倾向诗歌常有这种倾向,唯恐罪一被挖开就无法继续自我陶醉的唱下去…”


这确实是如此!


但他们的歌词虽然也会提十架宝血,神的圣洁与公义,但却会明显地淡化罪。就是说,他们的歌词提到罪、十架宝血、神的圣洁公义时,绝不会与舍己背十字架相联系,而是处处显示人怎么行,怎么厉害。这类歌曲在乐性与节奏处理上,都是轻快甚至轻浮的,缺乏庄严与肃穆。比如曾祥怡作词作曲的《耶稣,超乎万名之名》;还有万美兰作词,游智婷作曲的《光明之子》,《注目看耶稣》等都非常具有代表性。


有人说他们改编自圣经经文的歌曲至少在真理的把握上会好些,这一点说的没错。可是他们在音乐处理上,依然惯用流行音乐的的节奏与风格,因此就显得更加不堪。比如参考了诗篇诸篇章的《万军之耶和华》;取自诗篇139篇的《展开清晨的翅膀》;取自希伯来书12章经文的《专心仰望耶稣》等,那近似靡靡之音的曲调,都非常容易让人不自觉地从敬拜神中带出,进入流行音乐的肉体感官和情绪体验之中;而被陶醉于此的人却误以为是来自于神话语的感动。


传统圣诗的作者往往为了一首歌的整个真理性的表达,常会呕心沥血般处理歌词的神学性、以及和声、编曲、音律等这些基本元素。比如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1707-1788),范妮·克罗斯比(Frances Jane Crosby1820-1915)创作的诗歌就具有这方面代表性。但赞美之泉不会下这样的功夫,之所以不会,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对神的认识比较肤浅,以至触摸不到神至圣的属性。以至常常会用反复的句型“赞美你”、“哈利路亚”等,却没有与之相配的内容。反复地重复吟唱,目的是起心理暗示作用,架空人的情绪,架空人的思考。因为灵恩背景的人没有一个不崇尚心理学。就如今年赞美之泉创作的歌曲《尽情地微笑》明显参杂了心理学不信的元素。歌词如下:


尽情地微笑,别害怕忧伤,勇敢地相信,明天有阳光;擦干所有眼泪,你不再孤单,神必赐下重生的力量。尽情地微笑,别失望沮丧,勇敢地打破,冰冷的围墙;再次昂首踏出,信心的脚步,神必陪伴你,走每一步路。


歌词明显含有强调人意识潜能的心理学要素;在这样的潜意识表达中,“神”不过就是点缀的噱头。


赞美之泉能够风靡整个华人教会,与他们的商业推销也分不开。赞美之泉从诞生之日起,就逐渐呈现商业化性质,他们走出殿堂,到各地进行巡回商业演出,2014年甚至来到了深圳进行了商演。这是公开地使赞美神的诗歌与世界接轨。台湾有位牧师说,赞美之泉的音乐,荼毒了台湾25年,让整个教会界的诗歌都走向了“娱乐性”。此言一点不虚。


人们之所以喜欢赞美之泉,重要原因就是甜美好听;甜到发腻,好听到难忘怀。但如把它们的歌词换上邓丽君的情歌歌词,整个曲调的叙事逻辑依然合理。有鉴于此,赞美神的诗歌应该所特有的,因敬畏神而建立起来的庄严肃穆的风格,就渐渐被这充满情欲的歌曲旋律所替代。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为人们不断的吟唱诗歌,就会被歌曲中所包含的词句所影响,或是感染、或是干扰。如此滥情的诗歌不可能有“教导、劝戒”的功能,反而会引人犯罪。


二、迦南诗选


《迦南诗选》明显比《赞美之泉》要更糟。


迦南诗选的作者是吕小敏,人称小敏。小敏的背景明显赶不上游智婷。游智婷生长在富贵家庭,在美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受过专业训练;而小敏1970出生于河南方城县的一个农民家里,初中上了一年便辍学回家种地,小敏不识乐谱和音符,在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训练,甚至在未读多少圣经的前提下,开始创赞美诗歌。这实际增加了小敏的炒作点。这一点游智婷远不如她。但她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在灵恩派背景教会信主与聚会。赞美之泉很有名,但游智婷隐藏在赞美之泉下,平淡无奇。小敏在写歌的头几年里面,默默无闻,直至2003年远志明拍摄了《十字架》系列特别篇叫做《迦南歌声》,重点介绍了小敏,从此名声大噪,她创作的歌曲也不胫而走,渐成为国内许多教会情有独钟的曲目。


我开始注意小敏的歌曲,是十多年前前往一个教会聚会,习惯性地翻看他们叫做《迦南诗选》的很小的诗歌本,当我顺手翻看到《复兴中国》这一歌曲时,里面的歌词让我几惊失色:“圣灵的浪潮气势磅礴,自东流啊流到中国,……同胞啊,弟兄,把你的软弱丢弃,上帝的呼召已经临到你。啊….不要逃避退缩,让我们一起来复兴中国。” 我问他们,这样的诗歌你们喜欢唱?他们回答说,是啊,这是小敏的歌,我们都喜欢唱。(注:在远志明收集的《迦南全集》第664首《中国大有希望》,歌词与所看到的《复兴中国》的歌词有些不同:中国大有希望,圣灵的水流气势磅礴, 气势磅礴势不可挡, 向东流啊流向中国, 过去漫长的岁月多有风雨, 明天要走向辉煌, 时代的工人哪, 主正在看你, 中国大有希望


当回到家里看他们送给我的《迦南诗选》的光碟时,心里更是五味杂陈。


我是有点孤陋寡闻,此时的吕小敏已享誉海内外华人基督教界,俨然被捧为基督教的一座圣像。赵晓在一次见证会上,称她是家庭教会的领袖;黄安伦(参与《十字架》录制的作曲家)称小敏“是神空降在河南的一个小女孩,给我们指出了唯一的正确方向。”(引自黄安伦的《这才是神圣的殿》)远志明说,“任何一个想认识中国家庭教会的人,都不能不听一听这些诗歌。在这些诗歌里,有他们的信仰告白和生命见证,有他们的赤子情怀和血泪的脚踪。”(《迦南歌声》解说词)言下之意,《迦南诗选》所反映出的思想和事奉样式以及属灵境界,是全中国教家教会的代表。细细品味,某种程度上,远志明说的也没错,多数的家庭教会就这个光景。


小敏的迦南诗选从音乐上看,其歌曲旋律并未采用流行音乐的的节奏与风格,而是融合了许多河南地方剧的表达方式。那是一种描绘悲剧情节带有哭腔的民俗小调,当用在赞美神的诗歌上时,难免会失去应有的庄重与敬畏之情。代表作的如《生命的河》、《唱一首天上的歌》、《主啊,我赞美你》、《感恩的泪》等。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听的时候,浑身就不自在。


从歌词上看,毋庸讳言,里面充满了世俗语言与世俗格调,经常是东拼西凑、张冠李戴、废话连篇、不知所云。这类歌曲实在是不胜枚举。比如她的《家乡水,故乡山》,中心要表达的是她“很久未回家看爹娘,忘了帮助爹娘收高粱”。与神根本扯不上关系,纯粹就是胡乱拼凑的一首歌。还有近年创作的《爸爸妈妈,听我说呀!》,歌词一样跟神没有关系,表露的是如何想念远在他乡的爸妈儿女之情。收录在迦南诗选的1652首《主啊,你知道我的心》,一句“主啊,主啊你知道我的心”重复三遍就戛然而止,不知所以然。

还有不少的歌曲,甚至显得有一点粗俗。2013年她创作的1591首歌《阿爸 你来抱抱我》,歌词就一句 “阿爸,阿爸,你来抱抱我;阿爸,阿爸,你来抱抱我!”共计十八个字。小敏唱这首歌曲时,表现得似孩子般娇嗲地呼喊:“阿爸抱抱我。”让人瞠目结舌!

收录在迦南诗选1640首的《主要在中国掌权》歌词极其的诡异,完全不知她为何如此表达?歌词如下:

从小敏创作的大量的诗歌中,不难发现,她的随性、随意地自由发挥,已经到了不顾及歌词的思想内涵、歌词的思想意境的地步了,当然也根本不需要顾及圣经了!


小敏始终坚信“一祷告神就给自己一首歌”,于是一张嘴便出来一首歌。这与传统圣诗作者对待圣诗的创作态度完全不同,这是迦南诗选最致命的地方。她的很多广受欢迎和传唱的歌曲,《主是我最知心的朋友》、《中国的早晨五点钟》、《圣灵在我的心》、《家乡水,故乡山》、《主啊,我赞美你》、《光明之子》、《这是我的心声》、《我们乃主精兵》、《这里有神的同在》等等,都或多或少存在有真理上的错误。其中被唱的最多的《主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就是其中之一。这首歌第一次唱响是十几年前张伯笠在台湾灵粮堂“作见证”时所传播开的。


圣经里神确实有称人为朋友的情况,但从未有人称神为朋友。神曾经称亚伯拉罕为朋友(代下20:7;赛41:8;雅2:23),也曾称使徒为朋友(约15:14);但无论是亚伯拉罕还是使徒们从未称神为朋友。亚伯拉罕以仆人的身份称神为主(创15:2,18:27等),使徒们同样也是以仆人身份称神为主(约13:9,13;14:5等)。神称人为朋友表明的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创18:17);但这种亲密关系不能直接引申为:我们可以有权让神为我们的朋友。圣经从未有这样的启示,因为那样会让吟唱者以为耶稣只是我们的朋友,少想到耶稣是我们的主、是我们敬拜的对象。于是,主耶稣的庄严、神圣就被忽略了。事实是神与我们的关系:“祂是永远配得顺服的主,而不是同事或哥儿们。”(Murray J Harris)因此,我们在祂面前永远是:“主啊,请说,仆人敬听!”


就小敏各方面素养而言,就不该担此重任。但是,在海外某些人的鼓吹与追捧之下,她至今不知道自己的位份在哪里,还在“笔耕不辍”,一心血来潮随便唱一唱,大概已有1800多首了。而且令人惊讶的是,她的诗歌涵盖领域也甚广:乡土生活、家国情怀、生态环保、身体经验等无所不有。2008年特为奥运在国内举办写了一首盛赞奥运的歌曲:《奥运2008》;稍后为国内环保运动,写了一首环保歌曲:《天不蓝了,水不清了》;2014年为失事的马航写了一首歌《一四年三月八日》。尤其,还创作了大量的主旋律呈现有鲜明民族主义色彩、与红色歌曲相比有过之而不及的歌曲。这怕是最让人无法释怀的。比如《中国属于上帝》、《我们终于成为赢家》、《站起来,东方的人》、《中华民族要复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中国心》、《祝福中国》、《黄河之上歌声飞》、《复兴点燃中国的火焰》、《五十六个民族一条心》、《主要在中国掌权》、《如果全世界都信了耶稣》等。据不完全统计,这类歌曲竟有近百首之多。这些歌曲不仅是表达了她与世人一样心存有“拳拳爱国心,殷殷报国情”,也表达了极其错误的神学。她在这些歌曲里,直接把万王之王的上帝、狭隘至仅为中国的“上帝”;把无国界之分的天国、狭隘至地上之中国;把普世性的救赎、狭隘至对“中国人”的救赎;把受无神论操控的国度视之为神的国度;把政治学术语里的抽象群体:“全体各族人民”视之为神的儿女,等等。


这发生在自称信主多年的基督徒身上,是难以让人想象的!


小敏至今对很多人对她的质疑未有任何的回应。这只能说小敏不太认识真理而无法走出谬误,同时也直接揭示出小敏并未真实悔改,还存有大量受时代熏陶所产生的无神论之红色记忆;即便是“信主”,也不愿意舍弃的“记忆”。可以预见,一个沉醉于“中国心”的基督徒,怎会有爱主之心,爱天国之情?许多三自会也之所以选用迦南诗选,就是因为迦南诗选为他们提供了这样的“爱国爱教”的绝佳范本。


众所周知,小敏是靠着远志明所拍摄的纪录片所发掘出来的,远志明是小敏的伯乐,也正因为此,小敏的事业经常跟远志明绑定在一起。最近远志明隐匿了若干年后,又高调复出上与小敏合作,出席由张伯笠领导的悉尼丰收华夏基督教会主办的2021年圣诞特会:《耶稣在等候》,下面是远志明发布的海报:

小敏参会无非就是作见证,其内容总离不开:她不懂乐理,没有文化,但“当有了圣灵的感动时,会连词带曲一块涌现出来,而奉献给神。”小敏为什么经常可以直接撇开圣经,而妄谈圣灵感动,是因为小敏的信仰与灵恩派至始至终分不开。难怪古道在《从圣诗创作看迦南诗选》一书中直接就否认了她的灵的源头。


2014年10月远志明和小敏一起到灵恩派的刘彤的矽谷生命河灵粮堂,这是台北灵粮堂在北美的最大和最主要的分堂。见下面的海报截图:

2015年9月初,小敏受邀参加在华人灵恩派大佬周神助的台北灵粮山莊举办的「传唱祝福」音乐会。返回大陆后,就创作了一首前言不搭后语,纯粹为应景之作的歌曲:《台湾,祝福你》,见下面当时的报道截图:


明显有诸多问题,迦南诗选为何在国内教会可以广为流传?一个原因,是小敏身上的炒作点:“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小姑娘,居然写出了那么多的诗歌。”并被吹嘘成其作品每一首、每一句、每一次都是圣灵感动写出来的。这是最大的“卖点”。另一个原因,是小敏的“卖点”恰好迎合缺少分辨力的国内教会。越是社会底层人多的教会越发喜欢迦南诗选,这是实际并不奇怪。因为社会底层人在社会中受伤害最多,受的委屈也最多,他们期待得到释放;在没有得到信仰的帮助前提下,终于在民俗小调的迦南诗选中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后世与今生。所以就难怪凡是喜欢迦南诗选的教会,唱出来总是南腔北调,一边拍手一边唱,总是那样如醉如痴。可以说这与基督信仰无关,纯粹是罪人情欲的宣泄。


三、最后要说的话


当神在地上设立教会时,就要人以诗歌来敬拜祂(弗5:19;西3:16)。诗歌不限于诗篇,也不限于圣经经文,也包括叙事歌曲。保罗在歌罗西书三章十六节中称赞美神的诗歌(圣诗)为“灵歌”。诗歌之所以称为灵歌,说明诗歌定是从圣灵来的,不是从情欲来的。所以赞美诗歌也称为圣诗。保罗又说,灵歌要有“彼此教导,互相劝戒”的功用。这意味着诗歌本身又具有福音的性质,于塑造我们的灵命息息相关,以至“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歌罗西书3:16)。这就是马丁路德为什么说圣诗是教会的第二本圣经的缘故。


诗歌所代表的属灵意义,一方面要求作者首先对圣经有相当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要求作者有相当的生命内涵。不具备这两点,再优秀的“伶长”也当远离,再动听的旋律也没有意义。

诗歌没有国度之分,但却有圣俗之分。


我们可以对照一下传统的诗歌。宗教改革前教会所唱的诗歌,几乎都是对圣经经文的重新编写的诗歌。18世纪后,许多圣诗作家,以艾萨克·瓦茨(Isaac Watts,1674-1748),威廉·古柏William Cowper,1731~1800),约翰·牛顿(Newton.J.1725-1807),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1707-1788,约翰·卫斯理的弟弟),范妮·克罗斯比(Frances Jane Crosby1820-1915),约翰·郝德门(John A. Hultman, 1861-1942)等为代表的圣诗作者,开始自由地创作时,他们一般都会很小心地附上圣经经文,以确定歌词有圣经的根据。今天当我们吟唱他们创作的《普世欢腾》、《我当敬听主声音》、《奇异恩典》、《哦愿我有千万舌头》、《求主使我近十架》、《一路我蒙救主引领》、《感谢神》等圣诗时,仍然深受感动。因为这些圣诗无不给人一种对神的敬畏之情,而让人惊叹万分!因为这些赞美诗首先是圣的,在人的灵魂深处讲述神的道,所以里面充满了世俗音乐所没有的沉静与安详,平和与圣洁,所有的音符都好像被圣灵的恩典之水滤过一样,心灵再苦闷的人也能得安慰,愁苦再深的人也能得释放!


圣诗是教会宝贵的属灵财产,是教会的传承回忆,甚至可说是教会的灵魂。


研究教会赞美诗歌的Michael Hamilton 在他的著作《今日的基督徒》里提到,“当一个人选择音乐的形式时,音乐代表他内心认可的价值观,并且也象征他自己。”拿上述的传统圣诗来分析,无不饱含着对神的认知和渴求,表达了作者相当深邃的基督徒生命的意境。这些圣诗所隐藏的美丽、所隐藏的真理价值,如果没有对真理深刻的认识,和十字架破碎的经历,连模仿都模仿不来的。


这些传统诗歌并不古老,都不是充满太多理性讲述,难以消化,而是其中蕴含的以神为中心的崇拜的丰盛与深度,能满足所有基督徒灵性的渴慕;它们对今天的我们而言仍然像是在今时才写的一样活泼新鲜。


这些代表诗作为什么能从教会历史中脱颖而出、存在久远?那是因为它们都具备了真理的准确、诗意的丰富、以及词曲的有机相配这样一个特点。这样创作出的诗歌才会把我们的心思意念集中在全权、圣洁、永恒和恩慈的神的身上


事实上,后来的教会许多诗歌创作者也都遵循上述的规律,才得以使诗歌有持久的生命力,而造就教会。比如倪柝声,他也创作了很多首诗歌,其中《你若不压橄榄成渣》是倪弟兄的代表作。我每次听这首诗歌,内心都有深深的感动。在歌词中,明显看出倪弟兄对神有着极度深刻的认识。他深入描绘神的工作,人被破碎后才产生出一颗完全顺服的心。在诗歌的内容里,倪弟兄以“橄榄成渣”、“葡萄入榨”、“哪哒成膏”、“鼓我心弦”来形容神对人的试炼;最后的结论是:“每次的打击,都是真利益!”


相反我们看今天流行于教会里面的诗歌的作者,多数不太认识圣经,他们或用巿场营销的方法或用传播效应的方法来推销诗歌。与传统圣诗相比,他们的诗歌普遍是短诗。因为他们的信仰欠缺,甚至持有错误的信仰,因此写不了表达纯正基督信仰的长诗。在这些世俗诗歌中,很多人也会说,他们也有感动,但那不过是情绪上的感动而已,绝无长久,因为那是从肉体来的。不幸的是,这二十多年来,正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些流行音乐或民俗小调,逐渐取代了传统圣诗,玷污着本为圣诗的纯洁。很多人不关心是个问题,以为唱什么都可以,忘记了世俗歌曲对教会纯正信仰的摧残,我从未见也未闻,喜欢世俗歌曲的教会的信仰有多么的纯正,根基有多么的深入,这其实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容小觑的。


崔以撒

2021/12/21

 
 
 

最新文章

查看全部

使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大能大力是何等浩大(钟马田)

作者:钟马田 经文:并知道他向我们这信的人所显的能力是何等浩大,就是照他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大能大力,使他从死里复活,叫他在天上坐在自己的右边,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又将万有服在他的脚下,使他为教会作万有之首...

新约福音书纵览(史普罗)

作者:史普罗(R C Sproul) 编注:此文是选录自史普罗(R C Sproul)牧师的《从尘土到荣耀》的福音书部分,和《耶稣所作的事》这两个神学讲座系列的文字稿,作为新约福音书纵览学习资料。 1。 施洗约翰 耶稣说:〝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十字架与自我:舍己与背十架意味着什么?(宾克)

作者:宾克(A W Pink) 经文:于是耶稣对门徒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16:24) 在探讨这节的主题之前,我们先解释一下这句话中的一些词。「若有人」:指所有想与耶稣的门徒同行,并且想聚集在他旗帜下的人们而言的。「若有人要」:是...

Комментарии


文章: Blog2_Post

©2020 by 我的網站.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